Page 91 - 盐城市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宣传合集
P. 91

善,村民们的生产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依托临近“荷兰花海”

                景区的“花经济”,全村由传统的种植业转变为欣欣向荣的“花经


                济”。

                       “全村共有耕地 10500 亩,已经流转了 70%以上,用于做旅


                游项目、长花卉苗木。村民大多离开土地,在附近的景区或家庭

                农场打工,每天都有上百块的收入,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 23000


                块。”太兴村党总支书记王友宏介绍,在新型农村社区里,不少

                村民还在家里做起了民宿和农家乐的生意,旅游旺季生意十分火


                爆。

                       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村新型农村社区一期 126 户已开始装修


                入住。泾口村以打捞业为支柱,加之有袜厂等企业,历史上产业

                有基础。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时,该村积极发挥离大市区近、331


                省道穿村而过的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休闲

                采摘等农旅项目,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全村 3000 口人、3000


                多亩耕地实现年纳税达 3000 万元。

                       “做到留得住、管得好。留得住,就是要靠近田、贴近厂,


                群众生产生活方便。”在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中,吴玉兵

                欣喜地发现,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后,不仅生产方式发生了变


                化,大家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他说,过去乱搭乱建、乱堆

                乱放之类的现象少多了,小区环境大为改观。


                       “以前住的房子条件不好,自然也就不注意保护环境。现在

                搬进了新房子新小区,可不能像以前一样不注意了。”年初刚搬


                进贺东村新型农村社区的五组村民严秀桂家门前,红红的鸡冠花

                开得正艳,老人三天两头给花浇水。入住后,他还主动召集起小



                —— 86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