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盐城市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宣传合集
P. 115

建设、装修好的新房子十分满意。

                       以县定策,因村施策,一户一策


                       根据地域、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的不同情况,因地制

                宜确定推进模式,不搞“一刀切”。


                       建设方式分类确定。根据不同地域农房状况、经济实力、环

                境特点等因素,分类采取引导进城入镇、老村提升、新老结合、


                新建为主等模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确定东台以老村提升为主,

                新建为辅;大丰、亭湖、盐都以新老结合为主,新建为辅;射阳、


                建湖、阜宁以新建为主,新老结合为辅;响水、滨海以新建为主。

                强化“县抓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点面结合两手抓,既突出示范引


                导,又注重整体推进,以“十镇百村”示范建设为抓手,放大典型

                示范效应,9 个镇村获评省级农房改善示范项目。着力让基层干


                部从“十镇百村”中找到本地开展农房改善工作的规律,让农民群

                众从“十镇百村”中得到实惠、看到现实样板。


                       村庄规划分类实施。坚持“开门做规划”,顺应村庄发展规律

                和演变趋势,优化镇村布局体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反


                复调研论证、多轮修改完善,科学编制了全市域镇村布局规划,

                确定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搬迁撤并等四类村庄发展


                类型,做到镇村布局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等

                “多规合一”。在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布局选址上,远离高铁、高速、


                高压线“三高”,依托省道、县道“两道”。坚决不“用错地”,不踩

                用地红线,不占用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用地。坚持集约用地,新建


                农村社区户均 0.4 亩左右,“一户一宅”,拿新房交老宅。

                       政策引导分类制定。坚持“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乡”



                —— 110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