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盐城市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宣传合集
P. 66

《21 世纪》:怎样做到百姓退旧房尽量不贴钱?

                       戴源:从市委层面出发,制度设计上首先考虑的是百姓不贴


                钱的房子才行,必须建百姓想要的房子,这样才能满足群众需要,

                调动积极性。


                       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各地差异很大。有集体经济强的地方

                盖到了 220 平方米,有的地方测算下来 90 平米就到顶。我刚到


                盐城当市长的时候,农房建设成本在 980 元/平方米,但 2 年后

                最高的达到 1500 元/平方米,这还不算公共配套。


                       两年涨了这么多必须要盘账。我们决定,不要开发商,因为

                开发商总要有个利润,他会和政府谈用县城土地开发来平衡。所


                以,我们决定只招工程队,房子不是政府统建,本质上是百姓自

                建房屋,只不过是集体统一帮忙,并且自建房没有税费。


                       到最后,房子的质量、户型和价格如何衡量?我们以村干部

                搬不搬为标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走在前,


                群众才能跟着走,农村住房改善也是一样。

                       调整体制机制确保农民利益


                       《21 世纪》:农房改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乡融合、

                美丽乡村等,这些涉及到三农问题的多个重大战略如何统筹以达


                到最好的效应?

                       戴源:农业在盐城仍是一个支柱产业,基本农田面积超过苏


                南 5 市总和,贡献了江苏近 20%的粮食产量,是江苏成为全国产

                粮大省的关键。盐城一产占比 11%,这在东部地区的城市中是少


                见的。所以,把自己的土地用好,是盐城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考

                虑。


                                                                                        —— 61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